工企业8.1万家,主要经营业务收入达到20万亿元人民币,实现总利润1.3万亿元。加工业发展的意见》提出的“加强综合利用”部署要求,引导促进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协调发展。近日,农业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宣传推介全国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典型模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企业、地方创造总结、专家评审和公示的18项全国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典型模式,进行宣传推介,供各地学习借鉴和推广。
在政策的刺激下,粮食生产逐步恢复,自2003年至2015年,国内粮食实现了12连增,2015年粮食总产量为6.21亿吨。
同时,2004年开始执行保护性收储,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最低价收购政策,是国家每年在粮食播种前公布水稻、小麦等最低价,当市场价低于最低价时,由国家指定的粮食企业中储粮以最低价进行收购,以此稳定市场行情报价,维护农民利益。临时收储政策,是国家在粮食收获开始前,制定临时收储价格,对于规定区域的粮食进行按收储价格的不限量收购。自托市收购执行以来,国家收购价格一涨再涨,脱离了市场供求的真实情况,导致“最低价”收购成为“最高价”收购,大量粮食进了国库。
从2004年稻谷最低价收购以来,我国稻谷产量除了2013年微降外,其余年份都保持了正增长,由2005年的1.81亿吨上升到2015年的2.08亿吨。从2006年启动小麦最低价收购以来,小麦产量从1.08亿吨上升到2015年的1.30亿吨。而自2008年实行玉米临时收储制度以来,玉米产量更是从1.66亿吨增长至2015年的2.25亿吨,年化增长率4.5%。
除2004年和2010年外,我国基本上每年都要启动稻谷最低收购价预案。2012年后连续3年三大品种均启动了托市收购,而且规模飞速增加。2011年至2015年9月底,临储稻谷累计收购8000多万吨,却仅销售1000多万吨,目前库存预计仍高达7000万吨左右。小麦只有2011年未启动最低价收购,收购量平稳。但主体问题也在于临储拍卖成交不佳,截止2015年12月上旬,预计临储小麦剩余库存3900万吨左右。玉米在2012年后收储量直线月中旬,已经突破1亿吨,预计占总产量的比例超过40%,当前库存高达2.5亿吨。
由此推算,稻谷和小麦的库存,即使在市场上没有一点其他供应,临储库存也能满足4~5个月的消费,而玉米更是能满足超过一年的消费。托市收购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却也造成了巨大的国储压力。除了库存之外,在托底价格持续上行、宏观经济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粮食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水涨船高,尤其以地租与人力成本表现显著。以吉林省的种粮大省农安县为例,世纪之初其一公顷地租约为2000元,而2015年已经上涨至10000-12000元;而人力成本亦有大幅攀升。
而同期国际粮价由于供需调节震荡运行。国际粮价由于丰产预期从2012年下半年不断走低,国内外价格的脱轨使得我国粮食竞争力弱势更突出,带来整个下游生产所带来的成本高企,将原本资源禀赋不强的农业产业链推向更加艰难的处境。
高居不下的粮价使得下游公司制作成本不断攀升,而企业的产成品处于市场化竞争,提价空间有限,这种情况就使得企业利润被挤占压缩,越来越多企业出现亏损,亏损金额不断上涨。国内高价迫使下游加工商去寻找其他途径,比如进口和替代品,导致国内粮食销路不佳却价格坚挺,形成“国内增产—国家增储—进口增加—国家再增储”的局面。
与托市收购相关的费用补贴保管费用和利息费用,由中央财政给予补贴。以2015年收购的临储玉米为例,收购费用为2.5分/斤,简易和露天存储设施搭建补助费用标准为3.5分/斤,由收储库点全额包干使用,计入库存成本。保管补贴区域间有所差异,东三省、山东、河北、河南、内蒙古、新疆等地区为86元/吨每年,南方相对要高些。假设资金按照3%利率,收储时间为期6个月,资金利息2000元/吨*3%×6/12=30元/吨。保守估计每吨新入库玉米(不做囤)的补贴在200元左右,按照1.5亿吨陈库加上1亿吨新入库计算,2015年的收储补贴约在330亿元。此外,我们参考农业部副部长陈锡文在多次交流场合中提到的,一斤玉米收储进来保管、损耗、利息等等各项费用总和约是收购价的60%,即6分钱一斤,以当前的仓储量2.5亿吨匡算,一年国家财政在玉米收储上的支出300亿元左右。
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多年丰收,稻谷供大于求,玉米阶段性过剩,高梁、大麦等玉米替代品进口大幅增加,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在粮食上实现了完全的自给自足。国储粮由国家统一竞价销售,盈亏由国家财政包干,收购库点只要按照国家的标准,将粮食收购进库,就能拿到费用补贴,导致农民只追求种植产量高的品种。玉米库存高企的同时,玉米替代粮高粱、DDGS和大麦的进口却在增长。而油料作物大豆,我国也是严重依赖进口满足需求。
以2015年为例,四大粮食作物的过剩量总和(玉米、稻谷、小麦)为1.1亿吨,短缺量(大豆)为0.8亿吨,低效产量近2亿吨,占全年四大作物总消费量的34.5%,粮食看似高产实则低效。
为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坚持市场定价原则,政府从2014年启动东北和内蒙古大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同年11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大豆目标价格补贴的指导意见》,对内蒙古和东北三省大豆种植户实行目标价格补贴。指导意见规定具体补贴方式由省(区)自主决定,如黑龙江首先确定全省每亩平均补助标准,然后依据实际种植面积进行拨付发放补助。目标价格按照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加基本收益制定,定为4800元/吨,当大豆实际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国家对农民进行补贴,否则不补贴。政策出台的目标是提高内蒙与东北三省大豆优势产区对大豆种植的积极性,保护农民的同时避免扭曲市场价格、影响下游加工企业的利润,目标价单吨4800元高于2012年、2013年单吨4600元收购价。
取消临储后,国内大豆价格如期出现下跌,但价差迅速稳定在2200元/吨左右的水平。这是因为国产大豆的食品用途占80%以上,与需求量持续增长的压榨用途分隔开来,并不能被进口大豆完全替代。这个价差也是非转基因溢价的体现。
就种植培养面积而言,受进口大豆冲击,大豆种植利润不如水稻、玉米,连续多年的国产大豆临储收购政策也没有刺激农户更多地种植大豆,反而导致国产大豆产业的不断萎缩。取消临储后,并没有如希望的扶持东北大豆产业,2015年种植面积和产量进一步下滑。
理论上,取消临储后国内价格应该与国际价格开始接轨,然而我们在大豆上并没明显看到这个现象。总体来说大豆直补实施之后政策效果平平,部分是操作层面的原因,如补贴对象及款项初期较难落到实处等;但我们认为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竞争作物的玉米收益仍居高不下,在黑龙江主产区,算上补贴后大豆的亩均收益仍不足百元(甚至亏损),与2000元/吨玉米收购价下亩均400元收益相比显著较低,种植意愿依旧一边倒向玉米,大豆种植面积持续被玉米抢夺,2015年大豆面积预计继续减少10%左右,种植积极性依旧不高。
国产玉米主要是用于饲料,与进口玉米区别不大,所以第一步调整是逼近进口玉米到岸价。同时,由于去年玉米替代品价格更低,且不受配额限制,虽然现在有进口许可证要求,但是从长远看,国内玉米价格还需要抵挡住进口替代品。14/15季玉米库存达1.5亿吨,加上15年新收储的1亿吨,要想回到12/13年3~4个月的库存量,首先需要挡住进口玉米及其替代物,从这一点考虑,新季玉米价格乐观预期的底部可能在进口和替代进口的价格,即1500-1600元/吨;而考虑到高达全年消费量110%的库存同时需要释放,悲观预期的底部可能会出现在1200-1300元/吨,即国内玉米的种植盈亏线。
2016年三季度,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进一步好转,对农产品原料的采购量上升,尤其是加工转化去库存速度明显加快;同时,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出口继续小幅回暖,质量安全追溯等信息化管理能力提升,农产品加工业总体呈现出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预计四季度将继续保持平稳态势,全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在5%左右。
(一)发展速度保持平稳增长,运行态势稳中向好。1-9月,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扣除价格因素),增速与1-8月持平;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4721亿元,同比增长4.7%,比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高1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9684亿元,同比增长5.0%。
(二)农产品原料采购上升,产品产量稳定增长。三季度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企业采购原料与二季度持平或增加的占比为84.0%,环比上涨2.8个百分点。产品产量稳定或增加的企业占比为82.6%,环比提高3.5个百分点。其中,加工产品产量增加的企业较多。产品库存高于正常水平的占7.6%,环比下降1.8个百分点;处于正常水平的占比为81.6%,环比提高1.7个百分点。
(三)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稳中有降,盈利能力明显提升。三季度食用类农产品加工公司生产成本减少、持平和增加的占比分别为7.4%、60.0%和32.6%,与二季度相比,成本减少的企业增长了0.8个百分点。其中,植物油加工生产成本下降的企业较多。三季度盈利状况稳定或向好的企业占75.2%,环比提高4.2个百分点,同比提高5.3个百分点。其中,茶加工、与制造企业盈利状况稳定或向好的比例较大。
(四)玉米出口退税等政策恢复,促进玉米加工转化利用。近年来,玉米淀粉和酒精受国内玉米价格高企、出口退税优惠政策中止等因素影响,成本大幅上升,失去国际竞争优势,出口量连续下降。近日,国家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恢复玉米深加工产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自2016年9月1日起,将玉米淀粉、酒精等玉米深加工产品的增值税出口退税率恢复至13%,退税政策调整后,玉米淀粉出口成本将每吨下降220-260元。相关政策出台后,东北地区玉米加工公司开工率提高,玉米去库存速度加快。
(五)积极开展追溯体系建设,保障加工产品质量安全。随着的广泛应用和消费者对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公司对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一些加工公司通过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建设追溯体系,在提升企业质量管理能力、促进监管方式创新、保障消费安全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如江苏一家生产企业,针对蔬菜生产建立了从田间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体系。该体系以物联网综合应用平台为基础,采用无线射频技术(RFID)记录蔬菜生产加工到配送等整个生产过程情况,并将数据与农业物联网综合应用平台有效衔接,消费者通过产品生产追溯码查询产品质量信息。
一是东北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持续放缓。据统计局数据测算,东北地区多种主要农加工产品产量下降,情况较为严重。1-9月,东北地区的小麦粉、、等19种主要农加工产品中,除成品糖、罐头和外,其他16种产品产量同比均呈下降趋势。其中,1-9月东北地区大米产量同比下降6.9%,同期全国产量增长1.8%;饲料产量同比下降17.1%,同期全国产量增长4.1%;食用植物油产量同比下降4.8%,同期全国产量增长5.6%。此外,受需求持续低迷影响,东北地区对外贸易也有所回落,1-9月,东北地区出口额同比下降0.42%,其中食品出口下降最快,同比下降10.23%。
二是农产品加工公司的用工缺口持续加大。调查数据显示,农产品加工公司的用工缺口呈现缓慢且持续加大的态势。今年三季度存在用工缺口的加工公司占比约为37.0%,环比上涨2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中部地区有用工缺口的企业占比最高,为42.3%,但环比下降5.2个百分点,说明中部地区受返乡回流等影响,缺工情况逐步缓解;东北地区存在用工缺口的企业占比为31.1%,环比上涨6.8个百分点,用工缺口加剧,这与东北地区劳动报酬偏低,劳动力流出有较大关系。
三是农产品加工业固定资产增速低位波动。1-9月,农产品加工业(不含)累计投资34604亿元,占制造业总投资的25.6%,同比增长7.5%;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在经历了前5个月的持续回落后,1-6月增速小幅回升,1-7月和1-8月增速继续回落至今年以来最低点6.6%,1-9月较上月回升0.9%,仍较上年同期下降2.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低位波动,后期变化情况仍需关注。
第一,加强对东北地区扶持力度,加快玉米加工转化。增加对符合产业发展规划的农产品加工公司在土地、技术、税收等方面的支持与扶持力度。加大各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促进信贷资金向农加工公司倾斜。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农民创业创新;鼓励大中型农加工公司创新生产方式,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东北地区玉米加工业发展。
第二,鼓励加工研发,加快技术改造。高度重视人口红利减退对农产品加工业用工的影响,加强引导和统筹安排,从政策、资金和项目等方面对农加工装备创新给予大力支持。鼓励农加工设备生产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自主研发自动化生产线、包装等农加工自动化装备;加强装备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与农加工公司的对接,推广农加工自动化装备,加强成果转化与应用,加快技术改造。
第三,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各地区要着重解决农产品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的困难,鼓励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调动各类社会资本的积极性,在农产品采后预冷库、快递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探索构建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协同机制。
第四,发展行业,促进营销体系创新。充分发挥现有市场资源和第三方平台作用,培育多元化农产品加工业市场主体。鼓励农产品加工公司积极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优化采购分销体系;利用移动社交、等新渠道拓展网络营销新模式。鼓励农产品加工公司积极开发电商资源,提升精准营销能力,适时发展“以销定产”和“个性化定制生产”。完善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网络建设,着力解决物流配送中的农产品上行问题。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