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副产品的销售陷阱多坑惨农民!

来源:行业动态   发表日期:2024-03-26 07:22:55 浏览次数:1

  农副产品,由于受到季节性限制、运输不便、产品营销售卖信息不畅等因素影响,常常会出现滞销的情况。所以这销路,成为广大农民朋友非常关心的问题。但最近有观众给我们反映,说现在骗子也盯上了这一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湖南新化县的袁继兰和记者说,去年2月,有一家广东东莞的科技公司找到他,说是只要交一万多块钱,就能够保证养的鸡全都可以卖出去。

  袁继兰经营的这家养殖场,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销路是最困扰他的因素。为了把鸡销售出去,他来到了广东东莞的此公司考察。

  受害者袁继兰说:他们就说成品鸡46一斤,这价格到这里超出了市场价,这里35一斤,就是这一个价钱诱惑我去了,要是真能卖这个高吗,我辛苦一点也值得。

  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袁先生卖掉鸡,而且利润更高,袁继兰听到对方是用电商新模式卖鸡,说不定真能打开销路,当即交了一万多元服务费。但就在交完钱没多久,对方的态度大变,而且语气很暴躁。袁继兰还现场给公司负责人打了电话。

  对方就是这样一拖再拖,足足拖了一年多,一只鸡也没卖出去。跟袁继兰有同样遭遇的农户还有很多。这位男子姓钟,江西萍乡人,自己开了一家酿酒公司,生产销售一些养生酒,他也在这家科技公司交了钱。

  受害者钟先生说:当时的定价是168一盒,他说还可以高一点,这边都有钱,你太低了没人买,就抬到198一盒。

  在公司员工以高利润和良好市场环境的忽悠下,钟先生交了12800元钱。一年过去了,一瓶酒也没有卖出去。

  按道理说,这种公司连接农户与消费者,打通上下游链条,线上线下一起覆盖,应该是个不错的买卖,那为什么还会出现白白交了一万多块服务费,一分钱的货都没卖出去的情况呢?这种公司真像农户们说的那样,就是忽悠人吗?我们的记者特意到这种公司做了卧底调查,看看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这家位于广东东莞的科技公司在网上发布了招聘信息,正在招聘电话销售和招商经理的岗位。记者以应聘者身份,来到了这家公司。

  人事部经理杨女士说:销售部门,销售有几个总负责人,教你怎么电话邀约,开始有人教你邀约,基本的沟通技巧。怎么提升客户的到访率,然后教你怎么做铺垫,客户来了你要接待,跟客户聊什么内容待遇呢是试用期两千五底薪加十个点的提成。

  经过简单面试后,记者成为公司的员工。此公司有四百多平方米的办公室,二十多名业务员。员工的工作,就是电话邀约客户。公司负责人给新人进行了培训。

  人事部经理杨女士说:如果说你量大,在当地卖得不好,你就能告诉他,你卖这么便宜呀,我们这里卖多少多少,就像钓鱼一样,你要放鱼饵。

  这位人事部经理说,他们的客户,是通过网上的企业查询系统收集起来的,都是一些农业合作社和小企业的法人代表。她还介绍,产量大,没有销路,资金雄厚,企业想发展的客户,才是最容易成交的客户。而要吸引这种客户,首先就是要学会,编!她说所有的人都比较信数据,特别是老板,都很精明的,比如看到这产品,你问他当地的价格,你马上掐一下,到我们这边一斤可以多挣十块钱,你一年可以多赚多少?

  电话销售现场的员工这样说道:再贵的茶我们这边也可以卖掉的,量大的也行,低端的茶也有市场。后期合作我们要的量很大,基本上每个月有两批订单,每一批都有一千斤到两千以上。这只是平时,遇到节假日,都是几千金定的。

  公司不仅销售量能够保证,合作方式也很简单方便,而且只收取销售货款的百分之五。在这种反覆的电话沟通下,很多客户就会按耐不住,到店里来考察。这是记者拍到的面谈客户的现场。这位客户来自湖南,做茶叶生意,他每年有大量的茶叶无法销售出去,所以来广东寻找销路。

  这名邓姓员工向客户介绍,企业成立6年了,主要做线上和线下的农副产品销售渠道,而且,公司线下还对接了几百家商铺,销售渠道很广泛。邓姓男子还承诺,可以帮助客户把产品卖到跟高的价格。

  产品都没有仔细查看,就敢保证价格可以翻倍,有这么好的事吗?这时候,邓姓男子拿来了一份签约的合同样本,上面写着服务费用一年是12800元。也就是说,要先交一万多块钱,才能帮助客户销售产品。按照他的说法,这一万多费用,只是前期的产品推广的垫付款。客户还是有些不信。这时候,公司的一位副总过来,用手机给客户查看以往的交易订单。但仅只是几百元交易额的微信转账,这让客户难以相信。为了打消客户的顾虑,第三名攻单人员来了。

  一位主管公司销售的宋经理:我们公司是在315诚信企业,中国企业管理中心我们最有资质的公司。我们是靠你的产品吃饭的,考量吃饭的。我们是靠跑量的方式,比如一千一斤,可能一个月卖几吨,可能定价几百块,我可以卖十几吨。

  三名攻单人员,都是在反覆强调他们的优势,但都是靠嘴说,并没有拿出实质可信的证据。客户还是比较担心。就这样,双方协商了3个多小时,仍然没有达成协议。这位姓宋的男子开始有些急躁。

  最终,这单生意没有谈成。但在公司的微信群里,每天都有客户成交,少的单子有几千元,多的有一万多。那么,签完单交完钱后,真的能给客户销售出去产品吗?

  杨女士说,不要管有没有销量,而是要根据顾客,去设定相应的话术。对于销量问题,公司的员工都心知肚明。公司负责后期销售服务的只有两人,根本不可能给这么多客户跑市场,拓宽销路。就是靠骗取客户的服务费来谋利。一些员工感觉良心不安,准备离职。

  记者在公司的资料库里,随机找了近20名已经签约,并交了钱的客户,通过电话回访了解到,他们都没有达成一定的销量,感到被骗了。

  法学专家胡钢认为,从签订合同开始,农户就处在不利地位。他建议,被骗的农户和商家,能要求此公司提供证据,来证明是否按照合同约定,开展了市场推广、撮合交易等活动,如果对方拿不出证据的话,能要求公司返还费用,或承担违约责任。胡律师还认为,这起案件,很有可能存在合同诈骗。

  在此提醒广大农民朋友,在签订相关合同时,不要听信对方的口头承诺,一定要把相关条款落实到合同中。

  农副产品的销售经营渠道,关系到农民切身的经济利益,而现在却有一些公司盯上了农民朋友,利用各种手段,骗取高额的服务费。有关部门,应该对这类骗子严肃查处,营造一个良好的农副产品经营销售环境。

  【智农互联】里有躬耕农业的种养大户,也有洞悉市场的企业家;有神通广大的产业经纪人,也有逼格超高的品牌策划人;有研究农业的教授,也有制定政策的官员;还有村官、投资家、电商达人……在这里,给你的不只是市场信息,还有一大批有价值的农业朋友。

集团介绍


华体会登入页面

   华体会登入页面于1997年10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0113),作为温州市国资委下属唯一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华体会登录手机版一直秉承科学、规范、系统、高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及规范运

查看详情